莆仙戏新作《妈祖:林默娘》的艺术特征初探
作者: 吴海蓉  日期:2016-04-07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妈祖 莆仙戏 艺术特征 价值 发展方向 
描述:的“活化石”。莆仙戏自宋代形成,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比昆曲还早了三百年左右。“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千篇”,也力证了其历史之悠久,遗产之丰富。莆仙戏汇集了历史、宗教、民俗、歌舞、十音八乐等多种文化艺术于一身,其表演风格古朴典雅,极具地方特色,凝聚了闽中人民的聪明与才智。近年来,莆仙戏这一古老的剧种,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正日益受到重视。二○○六年五月二十日,莆仙戏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莆仙戏正在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看到这一艺术瑰宝将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芒。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民族音乐学、民族舞蹈学、民俗学等研究方法,在对莆仙戏的传统艺术特征以及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背景作出一番梳理后,对新创作剧目《妈祖-林默娘》的艺术特征进行重点分析,立足莆仙戏本体视角,从其剧本、音乐曲牌、表演、演唱、舞蹈、舞美与造型、乐队等方面进行研究,探析该剧创作的价值和意义,最终阐明莆仙戏新作——《妈祖——林默娘》获得成功的原因所在:即立足传统精髓,恰如其分地加入现代审美意识,为新时期莆仙戏的创作提供探索方向。希望本课题的研究能够为莆仙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更好地传承与发展而贡献出微薄力量。
莆仙戏音乐及其发展初探
作者: 许蔚  日期:2016-04-07 来源 :厦门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唱腔旋法 曲牌 唱词格式 
描述:莆仙戏作为一个地方性的戏曲剧种,有着它独特的一面,它持有地方性的独特方言,并且具有深厚的民间基础,是莆田地区最有影响力的民间艺术。本文主要分为五个章节分别讲述莆仙戏音乐的音乐来源、音乐构成、唱腔旋法、音乐创作手法等方面,对莆仙戏音乐展开新的论述,最后笔者提出了自身对莆仙戏音乐发展的新看法和新建议。
论福建莆仙戏唱腔与念白的艺术特色
作者: 詹丽琴  日期:2016-04-07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福建 念白 唱腔 莆仙戏 现状与发展 
描述:时受宋元南戏、歌舞百戏、兴化优戏、兴化杂剧以及与戏兄木偶戏等影响。其音乐来源是:集歌舞百戏音乐、唐宋大曲、声诗、词调、吴歌楚谣、鼓子词、缠令、缠达、唱赚、诸宫调和本地木偶戏音乐、道教音乐、佛音乐、“十番”、“八乐”等民间音乐之大成。莆仙戏作为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比较完整地留传下来,莆仙戏现有传统保留剧目5000多个,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古老剧目;现有曲牌1000多个。莆仙戏的唱腔与念白在莆仙地区的流传与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特色。本文主要从莆仙戏唱腔与念白两方面进行论述,初步探索了其中的艺术特色。全文除前言与结语外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莆仙戏音乐概述。包括莆仙戏音乐产生的社会环境和历史背景。第二章莆仙戏唱腔的分类(特举“闺门旦腔”)来分析唱腔音乐得旋律特点并列举典型谱例;莆仙戏唱腔旋...
福建莆田莆仙戏调查与初步研究:以莆田市莆仙戏一团为个案
作者: 余雅燊  日期:2016-04-07 来源 :兰州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个案调查 莆仙戏一团 音乐文化人类学 莆仙戏 
描述:莆仙戏在该地区目前的存活现状,以及由此引发的相关理论思考与阐述。目前对莆仙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音乐、历史、文学等方面上,而缺乏对其传播、传承主要载体——剧团的调查与描述,本文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并结合已有的相关成果的研习,对莆仙戏一团及莆仙戏的生存环境、现状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研究。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是对莆仙戏的概况综述。从莆仙戏的生存环境、历史背景、剧种的传统艺术特色及其目前的生存、发展现状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全面、立体地展现莆仙戏及其传播载体——莆仙戏剧团目前的生存现状。第二章,是结合民族音乐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理论,把笔者在莆仙戏一团实地调查中所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详细的说明、分析,并对剧团的生存现状进行学理追问及描述。第三章,在传统与现代中求得共生。是在笔者对莆仙戏一团个案进行剖析的基础...
莆仙戏音乐中锣鼓点与戏曲表演关系之探究
作者: 吴红叶  日期:2016-04-07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戏曲表演 锣鼓点 莆仙戏 
描述:了莆仙戏的锣鼓形态和表演特征分别做了详细的介绍,为其后莆仙戏的锣鼓点与戏曲表演相互关系的实例分析奠定了形态基础。 第二部分、文章通过对传统莆仙戏的折子戏《杀狗》、《朱朝连》、《三鞭回两锏》等剧目的片断分析,分三方面论述了莆仙戏锣鼓点与戏曲表演的相互关系。 第三部分、笔者以莆仙戏锣鼓点与戏曲表演相互关系的分析为基础,提出了处理好二者相互关系的基本方法。 第四部分、以中国戏曲的形成为依据,论述了莆仙戏锣鼓点与戏曲表演相互关系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缘由。 通过以上四个部分的论述可以得出:莆仙戏锣鼓点与表演程式是莆仙戏表演中两个十分重要的艺术成分,二者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要做到处理好莆仙戏音乐中锣鼓点与戏曲表演的相互关系,必须掌握深刻体验、驾驭程式、善用对比的...
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莆仙戏搬演
作者: 李霞  日期:2016-04-07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国家与社会 莆仙戏 民间戏班 
描述:证,本文认为这种互动关系体现为国家力量的退场、戏曲艺术功能的转变以及市场主体意识的觉醒,戏曲生产机制的回归。而这种演变是在政治力量、市场机制以及戏曲现代化的三股力量的互动以及推动下的结果。这有助于对代表草根力量的民间戏班的重新认识,有利于政府在传统民间戏曲保护工作中更好地进行角色定位。
“换头”、“变腹”、“改尾”——浅析莆仙戏编曲中的手法运用
作者: 阮俊宇  日期:2016-04-07 来源 :厦门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唱腔曲牌 编曲手法 莆仙戏 音乐 
描述: 我是一个莆田人,又是一名音乐学专业,理论作曲方向的研究生,面对莆仙戏的现状,有一种莫名的压力,总觉得应该为莆仙戏这一古老剧种的振兴做点什么。因此,在研究生阶段就开始注意收集、研究地方戏曲音乐资料。 秉承“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的观念,两年来对地方戏曲进行了一系列的学习和研究,收获不少。这篇论文算是我对莆仙戏曲音乐学习、研究的一个总结。 本文以莆仙戏音乐的产生发展为主线,以大量谱例为例证,重点介绍莆仙戏的音乐、唱腔、曲牌及其运用特点,对莆仙戏的编曲手法进行认真、严谨的梳理,并对莆仙戏编曲手法的运用进行详细的解析,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以期能为莆仙戏音乐的继承、发展与创新,献出微薄之力。 本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莆仙戏的产生背景,对莆仙戏的源流及其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剧目进行简明扼要的概述。 第二章:介绍莆仙戏音乐的源流和曲牌的来源,让读者对莆仙戏音乐的来源和传统有所了解。 第三章:对莆仙戏唱腔曲牌的运用形式与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归纳。 第四章:本章是全文的重点,笔者列出大量的谱例,详细解析莆仙戏编曲中的各种手法的运用方式,以及使用这些手法的目的和作用。 第五章:总结建国后莆仙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状况,针对莆仙戏的现状,如何发展创新,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民间信仰的戏曲展演:以福建莆田地区莆仙戏为例
作者: 宋嘉健  日期:2016-04-07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展演 仪式剧 莆仙戏 民间信仰 
描述:仙民间各地的祭典活动息息相关。本文意图以莆仙戏为切入点,探求民间信仰与民间戏曲,尤其是民间仪式剧的关系问题。在内容上,本文的基本框架为: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本文的研究问题、研究理论和相关仪式剧文献,以引出本文写作思路。第二章是对莆仙地区民间信仰的总体介绍,指出当地浓厚的多神信仰、祖先崇拜是当地仪式剧演出繁盛的必然原因。第三章是对田野调查内容所进行的具体归纳和分析,描述莆仙地区民间戏曲的总体生态环境,并介绍民间戏班内部的生存状况与戏神崇拜及禁忌;同时对与莆仙戏演出密切相关的莆田村社及村庙的其组织结构、资金运作等作出介绍。本文第四章是对莆仙仪式剧的“仪式展演”所进行的分析,指出民间仪式展演在展演民俗文化、整合本地世界观、维系文化认同等方面的积极意义。在方法上,本文并非对一个村庄内部所展演的仪式剧的研究,而是对莆田地区的整个酬神戏曲演出情况的多点式观察,以期对民间戏曲与民间信仰状况进行全局考虑。因而,本文将以一个单位年间的“节庆活动”与“酬神活动”作为主要观察对象,通过对莆仙城乡周期性及重要性祭典活动的参与、对所演出的民间戏曲的记录、对戏班内部戏神信仰的观察为主要调查内容,以之作为研究分析的第一手资料。同时,本文亦尽可能搜集包括官方文书、地方志、沿革宫志、庙宇帐目簿等文献辅以个案访谈与口述史相结合的方法,访问戏班班主、戏班演员、寺庙委员、信徒、地方权威、老艺人、老班主等,以确认信息获取之准确性与真实性,获知当地人对于莆仙戏的真实看法,以获取与官方观点所不同的“本地观点”。本文的写作目的首先在于通过对于莆仙戏演出组织、演出流程、表演内容与表现形式的考察,梳理莆仙地区的整体信仰环境,其次是通过一系列的田野调查,对莆仙戏的发展现状进行归纳,进而从戏曲、身体展演与庙宇戏台等观点出发,分析民间戏曲在内化民间信仰、维系宗亲网络、展演道德祖规范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最后,本文将对莆仙民间仪式剧的展演效果进行考察,试图了解莆仙戏与地方社会之间的象征意义及社会、文化的关系。本文指出,了解民间戏曲在仪式传统中所扮演的角色,能够进一步深化对民间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可以看出,将民间仪式剧研究作为一种方法,能够有助于为理解地方社会打开新的研究进路。
莆仙戏表演艺术简论
作者: 林虹霞  日期:2016-04-07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莆仙戏表演体系 “净 “生 旦”角表演 丑”角表演 莆仙戏  
描述:,逐渐形成了即有戏剧故事,又有综合了唱、念、做、打和服饰化妆,在戏棚上表演的戏曲。莆仙戏的表演体系是由唱腔、行当、表演科介以及服装化装等构成,它们对莆仙戏表演艺术的形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莆仙戏唱腔主要是“兴化腔”即莆仙方言,它的运用使莆仙戏成为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和风味的地方戏曲剧种。现在,在莆仙戏行当构成上,基本上承袭了宋元南戏的旧制,戏班里的角色上分为生、旦、靓妆、末、丑五个角色。莆仙戏表演离不开表演科介。莆仙戏的各个行当都有一套严格的、完整的表演程式和专门性科介动作,手、眼、身、法、步等。在遵循基本的表演规则的前提下,每个行当中又都有不同的基本功要求,动作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极具造型表现力和形式美。莆仙戏表演多以生、旦为主,在莆仙戏中称生、旦角为“顶脚门”,称净、末、丑角为“下脚门”,所以生旦角的表演科介在莆仙戏表演风格上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总之,从表演体系及表演科介上,能够充分展现出莆仙戏的表演风格:细腻圆润、优雅温存。
莆仙戏剧本 冯道
作者: 暂无 日期:2015-12-02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莆仙戏剧本 冯道
< 1 2 ... 33 34 35
Rss订阅